开幕式
2024年7月8日,新时代国际传播协作共创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研讨会由复旦大学-教育部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主办,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承办。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院长裘新和上海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陈怡群开幕式并致辞。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志敏主持开幕式。
裘新表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时代使命和战略任务。当前,全球形势复杂多变,国际传播实践面临历史性挑战。同时,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国际传播方式、传播学研究范式和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也带来全新挑战。裘新介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始终关注国际传播领域的发展前景,不懈推进国际传播研究人才培育。复旦大学将依托新闻学院进一步发挥好国际关系、人工智能、计算机、大数据等多学科优势,全力支持联合研究院建设,搭建学界与业界融合创新的平台,在科学研究、实践写作、人才培养、数据平台等方面力争实现新的突破。
陈怡群表示,上海将系统布局、资源协同、整体推进,打造“政府+媒体+智库”的对外传播综合体,通过聚焦城市形象对外传播、加强议题设置联动、推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厚植国际传播人脉人才等方式,形成高清晰度、强辨识度的上海国际传播叙事主线。期待与教育部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共担使命,同向发力,不断推进具有国际视野、前沿意识、深刻洞察和引领作用的国际传播重要科研平台建设,促进国际传播能力提升。
主旨报告
开幕式后,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主持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主任刘晓鹏、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李芸分别作主旨报告。
于运全以《新时代、新格局、新路径:国际传播创新实践》为题,在发言中提出,当下国际传播面临的问题背后有复杂的原因,需要联合研究与多学科合作共同推动解决,不断开展跨学科、跨机构联合的国际传播研究和实践。开展国际传播应坚持长期主义,结合当下现代化阶段,坚持未来面向,推动研究与实践有效结合,推动学界和业界专家学者携手打造标志性研究成果。
刘晓鹏以《国际传播的新媒体话语与实践创新》为题,他指出,互联网改变传播的三个变量是全媒体与多模态打破传播内容的边界,多主体参与打破传播载体的边界,以及跨界与融合打破传播行为的边界。在此基础上,他分享了关于国际传播工作的四个体会:第一是聚焦人类的意义,探索传播的共识,而对共同议题的关注,是达成共识的基础。第二,人格化生活化,达成传播的“共鸣”。第三,寻找人性闪光点,实现传播的“共情”。第四,全媒体多主体促进传播的“共创”。
李芸以《道正声远:上海报业国际传播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从三个方面分享上海报业集团国际传播的探索与实践。她提出,要注重差异定位,以媒体引线、集团织网的方式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国际传播矩阵;聚焦共情叙事,通过小处着手、真实共情,借用外嘴等方式打造有效传播的个性化IP;敢于亮剑,通过澎湃明查、Andy工作室等项目提升国际传播的针对性。
圆桌研讨
本次会议两场圆桌研讨分别以“国际传播的城市实践与创新”与“国际传播实践和理论探索”为题,由来自业界和学界国际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从实践和理论视角,分享各自对国际传播的实践经验和真知灼见。两场圆桌讨论分别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汤景泰与复旦大学港澳台办主任、新闻学院教授沈国麟主持。
圆桌研讨一:国际传播的城市实践与创新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张亮以《做好“数理化”,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为题,将“数理化”拓展为三个关键词,分享了浙江国际传播的探索与实践。“数”即是大数据,建设国际传播在线平台做好国际传播;“理”即是同理心,利用外国人讲中国故事等方式反映中国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机遇;“化”即是转化,不断探索如何将外贸强国转化为外宣强国。
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副主任、上海文广国际传播中心常务副主任陶秋石以《从ICS到ShanghaiEye:国际传播实践与思考》为题,从本地到全球、大屏到小屏、单向到多元三个方面分享了ShanghaiEye的全球化发展、解释性中长视频的探索、丰富多元的活动交流等国际传播实践与思考。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编委、四川国际传播中心副主任钟莉以《年轻态、移动化的四川国际传播实践》为题,她以“四个符号”和“一个问号”为思路分享了“灵感中国Inspiration”国际传播旗舰级视频平台、以“Z定位”影响Z世代的传播面向、“PandaGuide 熊猫指南”一站式资讯服务平台、三星堆国际传播平台矩阵等四川国际传播实践,并从如何破解地方国际传播难题进行经验总结。
江苏广电我苏国际传播中心总监仇园园以《在无疆视界中展现中华文明之大美》为题,通过以影像为媒彰显文明价值、聚平台之力提升传播效能、以文化互鉴奔赴无疆视界三个方面分享了江苏广电总台的国际传播实践。如坚持“国际视野,国家高度”,突显“中国气派,江苏标识”,推进国际视听作品国际化、分众化传播,让中国形象更加可触可感可亲。
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副主任兼总编辑陈冬艳以《建设西部国际传播中心,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为题,分享三方面的国际传播实践:聚焦城市叙事陆海叙事,明晰重庆在国家战略传播体系中的定位;聚焦国际传播能力现代化,推进城市国际传播平台体系建设;提升城市国际传播效能的创新探索。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今日广东国际传播中心总编辑赵杨以《国际传播的广东路径》为题,分享了广东对外传播主平台、世界了解广东第一端GDTODAY内容生产与聚合分发的国际传播与实践。GDTODAY作为广东对外传播的旗舰媒体,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已成为广东对外传播工作生态体系运转的“总抓手”和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火车头”。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国际传播中心主任王云霞以《深圳广电国际传播信息落地探索》为题,介绍了深圳广电国际传播中心“直播港澳台”“直新闻”“Shenzhen Channel”等涉外内容品牌的传播力影响力。此外,她还分享了团队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及“先行示范区”的区位优势,通过加大赴海外采访、创制国际传播精品、联动海外媒体、举办场景化活动等方式提升信息落地实效的做法。
香港商报副总编辑王军以《发力短视频 提高传播效能》为题指出:目前在外宣中存在外宣话语体系和国际话语体系匹配不上等问题,因此在进行国际传播出海时,要适度进行“去官方化”。同时,香港作为对外宣传舆论场前沿,应在坚持文化自信的同时,不断提高国际传播效能。此外,希望由香港商报牵头发起的全球商报联盟,能够成为媒体协作、做大做强国际传播的重要平台。
宁波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徐猛挺以《从“千军万马闯天下”到“千军万马传天下”》为题,介绍宁波通过将“开放”和“港口”等民间交流活化为国际传播的最大资源和优势。宁波建立出海企业传播联盟,通过党委政府推动、数字平台促动、主流媒体联动等五大动力赋能国际传播,不断传播具有中国元素、体现中国发展、蕴含中华文化的内容。
圆桌研讨二:国际传播实践和理论探索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吴飞以《全球共通:构建中国国际传播的自主知识体系的新概念框架》为题,分享其关于“数字共通”的研究和思考。他认为,在人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看见的信息、分享自己的观点的数字媒体时代,达成一种尊重事实,进而在言语、交流的层面真正能够去协商和讨论的沟通模式,是数字时代国际传播值得努力的方向。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张昆以《放出“笼中虎”,提升国家的全球传播能力》为题,在分享中阐述了解放思想,进一步释放国际传播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对于提升国家的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性,并认为应重视青年群体、企业智库等多方力量参与国际传播的潜力。
大连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国际传播研究院名誉院长唐润华以《趋利避害:理解国际传播中的协同效应》为题,对国际传播中的协同效应进行了辩证分析,强调要从多个层面发挥好正向协同效应,同时也要警惕负向协同效应,并提出趋利避害的关键在于四个方面:一是坚持全人类共同价值等正确的价值观,二是准确判断世界发展大势,三是制定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等规律的运行策略,四是建立灵活有效的纠错机制。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莉教授以《国际传播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探索》为题,在分享中指出Z世代的青年国际传播人才应具有中国立场、全球视野和青年担当,并具有全球胜任力,能够与国际对话、与技术对话、与学科交叉对话。同时,她还分享了如何通过从全球到乡村等国际传播实践教学,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张毓强教授以《国际传播地方性的再兴起》为题,反思了国际传播中的“媒介中心主义”,并指出若加强国际传播的交往性,能带来多元多样的新资源介入国际传播的可能性。他还强调,在建设地方国际传播能力的时候,要注重地方资源的再挖掘,和地方与全球连接的过程。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可教授以《从世界体系视角审视国际传播效能及理论思考》为题,反思了单向的国际传播,并指出: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应积极发掘我国的制度、文化优势,同时在全球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强化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强化学界和业界之间的互动。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钟智锦教授以《国际传播的新闻趋同及传播效果研究》为题,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国际传播中从中央级到省、市级媒体作为多元传播主体的传播效果,传播中是否存在同质化现象以及同质化现象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她的研究发现,中国文化在国际传播中效果显著,因此文化仍是国际传播非常重要的内容。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巢乃鹏教授以《国际传播秩序的发展与重构》为题进行分享,他认为,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数字化时代来临之后,西方国际传播体系强权和掌控的目标非常明显,并强调我国在构建新时代国际传播秩序的过程中,构建国际话语体系以及寻找具有可操作性的国际传播概念和理念的重要性。
复旦大学港澳台办主任、新闻学院教授沈国麟以《国际传播格局的演化及理论创新》问题进行分享,提议在国际传播趋于平台传播的趋势下,从共同体的角度入手,突破国际传播既有的传统和范式,构建表达共同体。他还提出,要警惕在西方主导的国际传播环境下,冲突和负面的内容的易传播性。
经过开幕式、主旨报告、圆桌研讨等环节,新时代国际传播协作共创研讨会于复旦大学圆满结束。本次共创研讨会通过业界、学界的专家学者围绕国际传播建设实践与理论探索交流对话,为持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构建国际话语权影响力贡献力量。
关于复旦大学教育部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
复旦大学教育部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是由复旦大学作为牵头高校、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作为牵头机构,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上海报业集团作为联合机构,其他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多个区域和重点城市国际传播中心、重点企业等广泛参与,通过“1+3+N”,组建的理论与实践并重、具有国际传播行动力、理论阐释力、话语建构力的国际传播联合研究平台。
联合研究院的功能定位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中央国际传播战略需求,联合研究院服务于新闻传播一级学科体系建设和国际传播专业人才培养、国际传播效能提升,通过有组织科研、实体化运作,开展战略性、系统性、前沿性研究和协作型、融通型、探索型实践,统筹国内国际传播节点力量,在科学研究、实践探索、人才培养、智库服务、数据资源等方面为中国国际传播效能的实质性提升、突破性进展贡献突出力量,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际传播科研机构。
联合研究院遵循“学术主导、行政指导、创新引导、绩效督导”原则,针对国际传播工作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育人体系、教材体系、课程体系、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建设,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整合国际传播实践和行动的前沿资源,着力打造国际传播研究建设示范高地、国际传播研究人才培养储备基地、国际传播研究高端智库、国际传播舆情监测和综合性大数据中心,构筑“学术、育人、咨政”为一体的国际传播研究学术共同体。
今年,复旦大学与各联合单位将共同制定联合研究院的发展规划和工作机制,谋划实施“中国话语的体系构建与对外传播”重大课题和“全球城市跨文化交流与传播论坛”“全球城市国际传播发展报告”“国际传播专业人才培训计划”等重点项目。
文字 杨涵庚 郑淑芬
摄影 郑淑芬 戚心茹 王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