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义乌 义乌何为”复旦论坛(2025)暨第三届人文义乌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

发布者:陈思婧发布时间:2025-11-19浏览次数:12

时维深秋,群贤荟萃20251115日至16日,“何为义乌 义乌何为”复旦论坛(2025)暨第三届人文义乌学术研讨会在义乌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新机遇·新挑战·新路径”为主题,由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联合主办,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义乌,共同探讨义乌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制度创新、社会治理与文化传播路径


参与“何为义乌 义乌何为”复旦论坛嘉宾合


作为“何为义乌 义乌何为”复旦论坛的品牌延续,本届会议立足义乌实践,放眼国际视野,旨在总结义乌在全球化浪潮中的改革创新经验,探讨其在数字经济、跨境电商与多元文化融合方面的前沿路径。论坛为期两天,设置主旨发言、圆桌论坛及两场分论坛,通过思想交锋与案例分享,共同探寻义乌样本在世界经济与社会治理变局中的新可能。

论坛开幕式由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中心负责人张殿元主持。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副院长陆起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白红义、世界义乌商会总会会长周福云等领导致辞。


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中心负责人张殿元


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副院长陆起涌在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聚焦的“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是时代给义乌的“责任之题”。义乌已从“鸡毛换糖”发展到“买卖全球”,但在全球贸易格局重构和数字技术重塑的当下,义乌面临着“如何突破传统贸易壁垒”和“如何将商贸优势转化为文化传播优势”等新课题研究院期望搭建政产学研用平台,汇聚专家学者为义乌改革发展注入智慧活水


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院长陆起涌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白红义指出,“人文义乌”研讨会走到第三届,再次说明义乌已超越“小商品之都”的经济地理概念,成为“叙事的高地”与“全球传播的枢纽”。他强调,义乌的实践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深刻地关乎国家形象的塑造与话语权的构建。新闻学院渴望与各界学者一道,探讨如何将义乌“买全球、卖全球”的经济奇迹,转化为“聚全球、通全球”的文化魅力与话语势能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白红义


世界义乌商会总会会长周福云代表义商群体致辞,强调义乌正迎来从“世界超市”到“全球节点”的重大机遇。他指出,在国家战略赋能、数字经济驱动和文化融合催生下,义乌正实现能级、模式与价值的三重升级。面对全球环境变化和产业转型压力,义商将探索“从输出商品到输出标准与品牌”、“从单向出口到双向互通”的新路径,并全力构建政、校、企协同共进的合作平台。


世界义乌商会总会会长周福云  


主旨发言环节五位学者专家分别从历史经验、全球视野与社会治理等维度阐述了义乌改革创新的内在逻辑与国际意义。


中共义乌市委党校副校长吴伟华


中共义乌市委党校副校长吴伟华从历史形成、实践内涵、方法逻辑与时代价值四个维度,系统阐释了“义乌发展经验”的深层结构。他指出,这一经验源自四十余年的改革探索,以市场化推动工业化、城市化与国际化进程,并在“十二字内涵”“六大实践”“五个结合”等框架中不断升华。跳出义乌看,义乌经验既是浙江经验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缩影,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一带一路”平台高级工程师武静


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一带一路”平台高级工程师武静回顾了义乌参与“一带一路”十二年来的进程。她表示,义乌依托“世界货地”优势,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创新、金融改革与民心交流方面不断突破,形成可复制的“义乌模式”,推动地方实践在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展现更大作为。


上海大学人口学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陈晨



上海大学人口学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陈晨基于多年在义乌的田野调查与量化研究,深入分析了国际移民在义乌的家庭安排模式及其生命历程变化。她指出,义乌外籍居民呈现“单身移民、单独移民、夫妻移民与家庭移民”等多种类型,其背后受收入水平、居住年限、职业类别、子女数量、来源国安全性等多重因素影响。强调义乌作为移民输入地,应继续完善涉外服务体系,为国际移民提供更稳定的生活与发展环境。


上海财经大学新闻与社会高等研究院副教授邢婷婷


上海财经大学新闻与社会高等研究院副教授邢婷婷以“义乌作为方法”为切入,梳理义乌从“四个允许”到国际商贸体系跃迁的制度动力,强调改革、开放与创新在地方发展中的协同作用。她指出,义乌以人民至上和持续制度创新为核心,以过程视角回应城市融合发展的关键路径,展现出可推广的中国式现代化基层经验。


马来西亚OBOR一带一路经济友好协会秘书长邱国平


邱国平博士围绕“义乌全球化的再升级与再出发”展开分享。他指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贸易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义乌以改革开放40余年的积累为基础,正在迈向全球化的深水区。邱国平从“特色适配、人才支撑、风险治理”三方面总结义乌的新路径。他强调,AI技术正在重塑供需匹配方式,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监管和数字化平台,帮助商户更精准地对接全球市场;在人才方面,义乌通过产教融合、本地赋能和国际化培训,为城市的持续开放提供能力支撑;在风险治理上,通过数字化风控体系、供应链监测和政策预警,为企业出海提供更稳妥的保障。



   随后举行的圆桌论坛由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特聘研究员石丽主持,与会者围绕跨境电商与市场治理新生态展开热烈对话。专家们结合市场经验与企业案例,就AI在商贸场景的应用、义乌商家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平衡、品牌与合规风险应对、海外仓模式创新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义乌跨境电商的竞争力与未来方向。15日下午举行的两场分论坛分别以“市场创新与治理变革”和“文化认同与全球传播”为主题,学者们从社会学、传播学与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深入探讨义乌作为全球贸易节点的制度创新与文化表达。分论坛分别由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钱存阳和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范丽珠主持。


分论坛一 合影


分论坛二 合影


专家学者参访国际商贸城六区合影


本次论坛不仅是一场聚焦改革与创新的学术盛会,更是推动“义乌经验”走向世界的重要实践。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义乌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全球市场,以改革为引擎、以文化为纽带、以创新为动力,持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样本。未来,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将携手各界力量,深化“何为义乌 义乌何为”的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为构建开放、包容、互惠的全球合作新格局贡献“义乌智慧”,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义乌、中国与现代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