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国际传播实践创新与人才培养座谈会在复宣酒店四楼第二会议室举行。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基于此,本次会议围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中国方案,新时代国际友人群体成长及经验启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全球视野与地方经验等议题展开。本次会议汇聚了上海国际传播学界、业界的知名代表,来到会议现场的还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2级国际新闻传播项目的硕士生们以及其他有志于国际传播实践和研究的硕博同学。与会人员共约50名,学界、业界代表与青年学子济济一堂,共襄盛举。
与会人员合照
会议伊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陈建云教授主持介绍了与会的各位嘉宾,分别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副院长陈建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主任邓建国,项目顾问刘海贵,上海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原副主任陈静溪,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事业发展处处长杨晶,澎新新闻常务副总编辑李嵘,澎湃新闻编委、第六声总编辑吴挺,上海日报创刊总编辑张慈�S,上海日报特聘首席评论员王勇,上海SMG纪录片中心副主任朱晓茜,环球时报英文版上海执行主编冯羽,上海日报视觉中心总监陈洁,上海日报主任记者、Qiao Shanghai融媒体工作室负责人乔争月,复旦大学知名校友、上海绿水青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闽。
陈建云副院长介绍与会嘉宾
紧接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教授对会议予以致辞。张涛甫教授指出了在疫情背景下举办线下会议的来之不易;肯定了邓建国教授、刘海贵教授等会议组织者的号召力。张教授引用了总书记对国际传播的顶层设计和方向把握,回顾了复旦大学开展国际传播教育的发展脉络,强调了复旦作为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并对国际传播项目的发展寄予殷切期望。最后,他代表复旦新闻学院的所有老师,向参会嘉宾表达由衷谢意,并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张涛甫院长致辞
1 复旦国新项目建设进展
陈建云教授介绍了今年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的两个变化:项目学制由去年的两年制专硕,变成今年的三年制科硕;2023级以推免夏令营形式招生,目前已完成优质生源的招募。他提到,项目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各位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还有项目主任邓建国教授、项目顾问刘海贵教授等老师的付出。话末,他再次感谢了各位嘉宾的莅临。
复旦国新项目主任邓建国教授汇报了国际新闻传播项目的最新进展。邓建国教授以“含英咀华,玉汝于成”为题,简要介绍了国际新闻传播项目人才培养的发展历史、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及实践特色。项目选拔出外语能力和媒体实习经历突出的优质生源,由新闻传播、广告营销、国际关系等学科领域的雄厚师资队伍引领,并在上海日报、澎湃新闻等媒体的优秀从业者组成的业界导师团队支持下,通过新闻实务、双语传播等课程培养学生国际传播的能力。邓建国教授强调,在社会对国际传播人才需求增加的背景下,复旦国际新闻传播项目拥有自身的定位特点:一是“传播中国,融贯西东”的国情实践,二是复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和上海丰富的外宣资源。他还展望了项目前景,期待能通过生源和培养两方面的改革为国家输送更优秀的人才,打造体现上海特色的国际新闻传播项目;并推动建立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提炼出关于国际传播的“上海模式”。
邓建国教授汇报复旦国新项目新进展
2 嘉宾发言分享
在随后的第三项议程中,来自上海各个媒体的知名业界导师纷纷发言,向在座老师及同学分享工作经历中提炼出的宝贵国际传播经验。
上海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原副主任陈静溪基于从业理想和资源利用两个角度,阐明了如何从覆盖与拓展两个层面进行国际传播中的共情。一方面,他强调,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对于外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国际传播从业者更需要拥有强烈的“志愿者的热情”,以适应外宣过程中面临的种种挑战。另一方面,陈静溪老师指出,外宣工作中同样存在经济学的“资源有限”与“欲望无限”的矛盾,而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挖掘传播对象中的意见领袖等“有效支持力量”,寻找其共情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点”式传播,方能更好地发挥国际传播的影响力。
嘉宾陈静溪发言分享
上海日报创刊总编辑张慈�S以个人经历为引,点明了解传播对象和提升英语写作能力对于做好国际传播工作、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张慈�S老师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新闻传播项目,自80年代以来一直从事国际传播工作,并参与了《中国日报》(China Daily)的创办。基于多年以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从业经历,他以英译《红楼梦》的拼音和意译之差别为例,强调首先要了解读者的文化背景,认识到中外文化差异,写出让外国人“听得懂”的故事,让外宣产品真正“落地”。其次,张慈�S老师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写作则是思维方式的呈现。如何以受者为中心,将搜集的信息转化为生动的英语故事写作,是国际传播中不可忽视的课题。
嘉宾张慈�S发言分享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事业发展处处长杨晶从中观视角出发,对于国际传播“中国方案”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指导了学术研究的方向。首先,她点出国际舆论形势的两个变化,一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兴趣与日俱增,二是国际舆论打压加剧,中美关系也成为重要影响因素。在新局势对于消弭隔阂、增进中外了解的要求下,作为国内最具国际传播能力的城市之一,上海在建构“真实、立体、全面”“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杨晶老师建议,上海可以加强对于海外受众传播对策、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外宣策略、中国共产党海外形象塑造策略、国际传播舆论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努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范畴,新概念,新表述”。
嘉宾杨晶发言分享
澎湃新闻常务副总编辑李嵘从英文新媒体“第六声”创新实践入手,分享了新闻工作者在从事国际传播工作时的实践心态。“第六声”立足于中国人的日常故事这一特色定位,致力于将中国立场、中国视野、中国特色融入有人情味的报道之中。而讲述“小而美的中国故事”并非易事,要求报道能够真实、立体地反映中国现实,同时用其生动叙事打动人心。李嵘老师针对国际传播实践提出几个要点:首先,需要关注中西方叙事方式之间的借鉴与融合,力求最大限度上与受众“共情”;其次,将“素人”写手与专业表达相结合,从新闻、特稿、评论、视觉多方面多角度推进有温度的叙事;最后,中国外宣机构需要着力推动自身平台化建设,将打造“中国好故事”集散地作为目标,不断推动表达方式国际化。李嵘老师也基于平台实践优秀实例,强调了新闻学院的学生亟需重视培养自身的新闻敏感性,善于捕捉身边的故事,将内容质量作为关注重点之一。
嘉宾李嵘发言分享
随后,澎湃新闻编委、第六声总编辑吴挺将视角聚焦于2022年国际传播整体态势,深入阐述了几点观察与思考。由于疫情反复、中美紧张局势、俄乌战争等因素引发世界局势动荡,我国国际传播事业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从皮尤民调对中国国家形象认知的负面呼声再起、西方国家主流媒体报道负面话语增加、媒体平台涉华话题互动量持续走低三个层面,可以看出中国对外传播的国际大环境正在恶化。吴挺老师通过比较中国媒体与西方媒体的报道,强调在对外传播中,中国媒体需要着力塑造多向度的、立体、真实的叙事方式,并提出未来建立专门国际传播实验室的相关期许,以此推进多样化表达,拓宽媒体视野,在打破僵化思维的同时唤醒更多年轻人的创新能力。
嘉宾吴挺发言分享
上海日报特聘首席评论员王勇以“谈谈‘四力’与国际传播叙事方式的创新”为题,与同学们分享了评论员工作经验以及“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性。王勇老师表示,国际传播工作者在“坐而论道”之余,更需要通过实地采访、亲身实践来寻找身边的故事并将其呈现给读者,并潜移默化地用观点影响受众。新闻学院的学生在学习新闻传播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多阅读文学作品提升文字水平、文字能力。
嘉宾王勇发言分享
上海SMG纪录片中心副主任朱晓茜基于纪录片这一叙事方式和近年媒体平台实践实例,阐明国际传播并非单纯的“翻译”,其实质是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工作者亟需通过研究受众自身情况和文化背景,关注传播的“对象感”,从最大限度减少文化壁垒带来的不利影响。近年来,由于国际形势出现深刻复杂变化,中国的国际传播战略也应与时俱进。在纪录片创作方面,通过真实客观、生动鲜活的节目素材和叙事手法,采用海外受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样式,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促进各个国家之间的民心相通。
嘉宾朱晓茜发言分享
环球时报英文版上海执行主编冯羽基于自身在《环球时报》进行对外报道的经历,分享了疫情下国际新闻传播的挑战与实践。她指出,一方面,当下我国外宣媒体仍处于一个相对被动的位置,作为媒体人要具有敏感性,要“先行一步,主动出击”;另一方面,要以史为鉴,不断探寻外宣媒体发展的新路径。当下做外宣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要不断自行摸索适应当下环境、适应我国国情的对外宣传方式。
嘉宾冯羽发言分享
上海日报视觉中心总监陈洁从近一年内运营海外社交媒体的新媒体平台一线工作经验出发,讲述在疫情期间工作遇到的变化。她提到,在面向国外受众进行内容传播时,除了客观报道之外,新闻媒体要变成承担情感的渠道,与读者共情。通过回复评论、直播互动、视频传播等方式建立与读者的连接,并以双语字幕短视频的方式在国内平台进行转播。当下,国际传播媒体以“千帆并发”的形式快速发展,而新闻学院的学生也应该做好知识储备,成为合格的国际传播工作者。
嘉宾陈洁发言分享
上海日报主任记者、Qiao Shanghai融媒体工作室负责人乔争月结合了自身在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融媒体方面的实践经验,介绍了Qiao Shanghai融媒体工作室的运行逻辑与定位所在。她阐释了“Qiao Shanghai”的多重含义,其内容以“建筑可阅读”为核心,既要搭建专业界与大众沟通的桥梁、也要搭建沟通中外的桥梁,讲述有深度、有温度、有美感的建筑故事。从上海的建筑出发,做有效的对外传播、精准的国际传播。
嘉宾乔争月发言分享
复旦大学知名校友、上海绿水青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闽,以分享自身多重身份转化心路历程的方式,介绍对外传播的经验。他认为在自媒体时代,外宣工作可以通过外国人的视角,讲述外国人在中国的故事,展示最真实的中国。他提到,自媒体要打造IP,其中包括内容IP以及人设IP;对于后者来说,如何做到垂直、做好内容、与粉丝互动,是十分重要的。而借助诸如抖音“青年艺术家”等计划的力量,也能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嘉宾王闽发言分享
3 总结、讨论与展望
复旦大学国际新闻传播项目顾问刘海贵教授总结了与会嘉宾发言,认为本次论坛是来自上海业界、学界关于外宣教育、外宣实践、外宣科研的力量集结,体现了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上海故事的历史担当,也为复旦国新项目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对于如何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做出特色、做成品牌,刘海贵教授提出要在三个方面多加努力:第一,要努力发掘优秀生源,突出特色;第二,要努力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加强学界老师和业界导师的互动;第三,要努力搭建高质量课堂,将课堂从校园向更广阔的社会拓展,利用好社会这个大课堂。
刘海贵教授总结发言
听了各位嘉宾和老师的讲话,同学们获益匪浅,踊跃提问。其中,唐饴欣同学提问道,非外语科班出身的学生如何在国际传播中发挥特长。嘉宾们讨论后得出,做内容、讲故事是关键,沟通依然是核心竞争力;此外,跨文化交流不仅需要提升外语能力,用视觉语言表达也是一个可以精进的方向。栾新萍同学提问道,传媒业在薪资待遇不高的情况下如何留住人才。嘉宾们结合自己在媒体的实践经验认为,做新闻不是为了大富大贵,而需要发扬一种“志愿者”的精神,年轻人可以在媒体收获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经验和价值感。
与会嘉宾和同学们讨论
最后,邓建国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对有志于从事国际传播的同学们提出几点期待。第一,要有受众意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共情;第二,要做专业的新闻报道,提升“四力”,用专业的报道赢得公众信赖,助力塑造更加可信的国家形象;第三,要拓展知识面,培养跨学科思维,在新闻传播、外语、国际政治、文化传统等多方面不断积累;第四,要有志愿者的激情,激情带来的觉悟和行动力能够让人脱颖而出,有时候放慢脚步、稳扎稳打反而可以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机会。
邓建国教授总结发言
视频制作:孙玮 王雨晴 李�� 江吕�h 雷静远
文字:黄睿彤 王睿雨晨 马俏然 余敏之 陆佳楠
图片:余敏之
排版:陆佳楠
审核:邓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