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上午,第十一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举行。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原副社长、高级记者李泓冰获新闻教育良友奖。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生卢奕财获范敬宜新闻教育学子奖。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参加活动并作为兄弟院校代表致辞。
李泓冰作为新闻教育良友奖获得者发言。她认为,记者是专事“看见”和“记录”的一群人,热爱做新闻的,总是希望,让“看见”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力量。历史的天头地尾,是记者必须抵达的现场。希望能在新闻教育的课堂上,慢慢让学生知道,选择新闻,就是选择了和历史同行,选择了以“看见”为使命的人生。
下面是李泓冰老师在颁奖仪式上发言的全文:
惊涛骇浪的时代,让“看见“成为一种力量
在我离开新闻记者岗位、到复旦新闻学院再就业之际,得到这个以我素所敬仰的新闻前辈冠名的奖,感觉是冥冥中来自天外的一种鞭策。有一道温煦的目光,仍在微笑地注视着我。当年,叫“范总”他是不依的,年轻的我们和他的农民朋友一样,叫他“老范”。他80岁生日那天,画的一幅吴山楚水,一直挂在我家,灯下写稿时抬眼望见,就很安心,仿佛又听到他在说,“如果有来生,我还做记者”,慢悠悠的苏州口音,却透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倔犟。
如果老范知道,现在选择新闻专业的孩子,有被“打晕”之虞,他或会无奈地笑笑吧。当年,这位从圣约翰大学毕业的年轻记者,非但没挣上过钱,还成了“右派”,举家下放偏僻的小山村,做了十年农民。他说,“苦难是一种不幸,但是苦难也有它的两面性,会有一些偏得,有你正常情况下得不到的东西”——这种“偏得”奠定了他的记者底色:人民至上,力倡改革。担任清华新闻学院院长,他对如同孙辈的学生循循善诱。一位学生暑假走进农村,写了一份翔实的调查报告《乡村八记》,老范惊异且激动,向时任国务院总理隆重推介,他相信,“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太希望年轻人“肯沉下去了解中国”——这位学生,后来成了人民日报记者。
不管在世界哪个地方,记者从来就不是高薪职业。记者是专事“看见”和“记录”的一群人,热爱做新闻的,总是希望,让“看见”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力量。
当下,我们面对世界诸多的不确定性。
一个月前,我们还在享受国庆黄金周,哈以之间还没有开战,战火中逝去的那些生命,还在歌唱,还在享受阳光;一个月之前,李克强同志还健在;一个月之前,A股还没有跌破3000……
“惊涛骇浪”,每一朵浪花怎样消失,又怎样绽放?为了和平与发展,是哪些人正在不懈努力?信息过载,众声喧哗,信息传播门坎似乎很低,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可以是“记者”,但是专业新闻工作者在种种不确定性中,依然是确定的“定盘星”力量。前不久,清华取消新闻传播专业的流言广布,让“升学规划师”自媒体赚了一大波流量,经由专业媒体的求证,谣言方不攻自破。
试想,如果没有一群以“看见”为使命担当的新闻记者,这个世界会被漫天飞舞的“重磅”“震撼”“惊呆了”的流言重重包裹,公众看不到战火中的真相,也看不到披荆斩棘的光亮。
在中外新闻史上,有太多用“看见”改变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故事。比如老范。
当时年近半百的老范,刚刚重回记者岗位。天天泡在农村调研、采访。他看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的农村改革很受农民拥护,“包产到户”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却被一些高高在上的人视作资本主义倾向,觉得改革“过头了”。他原原本本记录了农民心声,冠以旗帜鲜明的标题《莫把开头当过头》发表在辽宁日报上。3天后,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全文转载,并在“编者按”中,罕见地指名道姓要求向范敬宜学习,“多搞一点扎扎实实的调查,用事实回答那些对三中全会精神怀疑、抵触的同志”。
一山放过一山拦,中国农村改革,由于记者老范们忠实记录了“所见”,方能排除险阻,天宽地阔。
万一错过了看见那一刻,万一错失了看见的那个人,中国的改革史或会改写。
而今,“看见”依然有力量。我认识的年轻记者,有的坚守艰苦的青藏高原,每到春节,就去边防哨所,让读者“看见”守护岁月静好的奉献与牺牲;有的穿上快递小哥的黄马甲,蹬着车穿过静默的街道,直播保供的艰难和温暖;有的直抵抗洪、地震、战疫第一线,事不避险,发现问题,呈现真相;有的深入基层社区、企业调查研究,让改革的成果、发展的努力被“看见”,可复制可推广;有的把镜头伸进奥运、亚运,世博、进博,让宏大叙事近在咫尺,纤毫毕现。当然,不容讳言,也有一些人习惯于远避新闻现场,安于发通稿、摘网文。
真正的记者,大道如砥,行者无疆,让“看见”的力量无孔不入,无坚不摧,无远弗届。
其实,做新闻记者也有独享的“福利”,能比别人多活N次——邂逅很多生动的人物,走近很多有趣的灵魂,经历很多重大历史时刻,不必借助可穿戴高科技设备,就能拥有穿梭时空、丰富多元的“元宇宙”人生。记者的生命年轮,会被“看见”的事件所标注,采访九八抗洪那一年,采访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那一年,采访世博会、进博会那一年,“行走黄河”那一年……
只要这个社会,还存在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问,还存在对公共事件的好奇打量,还存在对众说纷纭的求证渴望,新闻就仍在路上,仍将一如既往推动中国向着澄澈光明不懈前行。
历史的天头地尾,是记者必须抵达的现场。大浪淘沙,新闻永生。很希望能在新闻教育的课堂上,慢慢让学生知道,选择新闻,就是选择了和历史同行,选择了以“看见”为使命的人生。
“如果有来生,我还做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