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上午,由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记协组织的第五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活动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蔡冠深报告厅举行,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单位的10名优秀记者为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新闻传播院校的数百位师生讲述了他们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好故事。报告会由上海市委外宣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徐威主持。
本次活动旨在推动新闻舆论战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反映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在讲述好记者好作风中展示新闻的力量。无论对于通晓新闻理论教学的教师们,还是初涉新闻工作的学生们,本次活动都是感受新时代优秀新闻工作者风采的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
活动中,光明日报社江苏记者站站长郑晋鸣首先带大家回忆了讲孔繁森、赵亚夫、景荣春、李银江这些经典的正能量故事,随后分享了他的长期采访对象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王继才与妻子的英雄故事。王继才夫妇以孤岛为家,与海水为邻,和孤独做伴,用了整整32年、11680天,坚守在祖国黄海前线第一岛。不幸的是,今年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期间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逝世。“家就是岛,岛就是国,我会一直守到守不动为止。”在场的师生不禁为王继才的英雄故事留下热泪。
随后,其他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记者们也分享了自己亲历亲见的好故事。
津云新媒体的记者闫征在微视频作品《臊子书记》中讲述了天津大学教师、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沙湾镇大寨村党委第一书记宋鹏在扶贫任务中利用“互联网+扶贫”为偏远山村打造了一条“带不走的幸福路”的正能量故事。
中国青年报记者章正通过介绍他深入调查大学女教师患癌被开除等事件的经历,让观众感受到一名记者对守望正义的坚持。
江西省萍乡市广播电视台记者任星燃讲述了她与“永葆本色的共产党员”——开国将军甘祖昌夫人龚全珍的三次握手,再现了她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传奇一生,这样一位理想主义者的伟大人生无疑让观众们的灵魂都得到了净化。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记者董新英“用脚步丈量脱贫路”,走过黑龙江28个贫困村,在扶贫基层一线记录了不计其数的动人故事,使人不禁为越来越多实现安居梦、走上脱贫路的群众感到由衷的喜悦。还有勇当高海拔赛段直播破风者的青海广播电视台记者管楠,讲述优秀共产党员记者王岩生前鞠躬尽瘁先进事迹的沈阳日报记者贾咏,不畏威胁坚持报道水质污染的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李博豪,在日复一日推陈出新的劳累工作中感受人性之光的贵州日报播音员桂林爱等,深情讲述了他们眼中的好故事,体现了新闻工作者以导向为灵魂、以真实为生命、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担当。
最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对到场的优秀记者和工作人员们表达了由衷的敬意和谢意,赞许了他们高尚的情怀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讲述了记者们平凡的生活和艰苦的工作,并对在座的同学们寄予了厚望,希望同学们通过对这次分享的领悟,在今后的岗位上也成为好记者,分享好故事。
这次“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活动成功让在场观众从一个个温暖鲜活的故事中,感受到了记者这份职业的温度。相信通过这次活动,新闻学院的师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好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用心捕捉中国故事,解读人民情怀,诠释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成果,为新时代谱写新的华章,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灭的信仰。
此次“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活动也在新闻学院众多师生中引发了热烈讨论和强烈共鸣,师生们纷纷撰文抒发自己对本次活动记者报告的学习心得体会。
新闻学院副教授邓建国:
现在我们都在说要讲好中国故事。“故事”对我们理解、建构和延续这个世界至关重要;我们总是通过故事来描述、来期待、来憎恨、来热爱。然而,好的中国故事在哪里?它在现实中、媒体上还是我们的脑海里?这次”好记者好故事“活动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无论它们最终在哪里,好的中国故事必然要来自于活生生的现实,来自于千千万万默默奋斗的中国普通人。
这次活动的演讲者都是来自新闻第一线,有的很年轻,刚入行,有的则长期立足基层,是新闻战线的老兵。他们讲述的中国故事来自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直指人心,让人感动、感叹和鼓舞。他们报道的人物真实真挚,是所有中国人的榜样;他们作为优秀记者,其报道实践真实客观,是所有新闻学子和新闻教师的榜样。他们的卓越新闻实践证明了今天“成为一名记者”的价值。
在信息爆炸、超载和疲惫的今天,我们的宣传工作需要“回到真实的人和故事”,才可能产生效果,引领舆论。这次“好记者好故事”活动本身就是我国新闻宣传工作“叙事转向”的一个优秀范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一直倡导”好学力行、学行合一“,这次活动是这一院训的深刻体现,期望今后能在学院“阅读”更多优秀一线记者的”真实手记“,丰富我的教学、研究与人生。
新闻学院2015级本科生乔慧倩:
今天上午,“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走进复旦校园,我作为一名新闻学院的学子,有幸得以聆听各位优秀记者在新闻路上笃志前行时的故事。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光明日报江苏记者站站长郑晋鸣老师。非常巧合,今天正好是郑老师60岁的生日,我们一起给这位在新闻记者的岗位上奋斗了大半辈子的老前辈唱了生日快乐歌。在这个略显特殊的时间点,郑老师也有些动容,但更多的是对我们青年记者和学生的殷殷期盼。他坦白地说,自己在记者这条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遇到事儿的时候也会恐惧,但这笔“账”总有“人”在记,自己总会有收获。后来,又有一名青年记者提到了郑老师在前几届“好记者讲好故事”的活动中所说的一句话——半辈子写好人,还是没有写完,立志一辈子做好记者,但依然在路上。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除了要在工作上奋发有为,还要像郑老师一样,时时刻刻葆有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担当,做一名优秀的楷模党员。
新闻学院2017级本科生 陶晨:
第五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活动于12月21日来到了复旦大学站。短短一个上午,我聆听了数十位新闻工作者各自不同的经历。这其中,有的记者只比我大两三岁,但是他们已经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改变了。
一位记者讲述的名为《保卫黄河》的报道经历让我印象犹为深刻。环境问题一直是民众关心的重点,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真的可以通过调查,通过采访报道,来推动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改善。这其中自然有数不尽的艰辛,但当成果显现的那一刻,当看到一瓶污水与一瓶清水的鲜明对比的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
几位演讲者的故事让我意识到,一名新闻工作者需要责任与担当,需要不断前行的信念与勇气。但是在这条道路上,有许许多多的人的陪伴,我们一定不会是孤独的。
新闻学院2017级博士生 赵佳鹏:
“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活动今天来到复旦大学,使我有机会聆听了10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在自己岗位上经历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当中,有的是年届花甲的老记者,与改革开放同步走来,妙手著文章,将其间发生的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娓娓道来;有的是走上岗位不久的90后,却铁肩担道义,冒着生命危险力行舆论监督,同破坏生态的势力坚决斗争;有的分享了新闻岗位上一次大胆的技术创新,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风采提供了物质保障;有的讲述了自己办公室里一位普通同事以身殉职的感人故事,向我们展示了新时代媒体人的责任担当和精神力量。其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郑晋鸣老师讲述的守岛英雄王继才的故事,在我看来,忍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为了祖国的海洋权益默默在开山岛上驻守数十年,在最不起眼的角落实现了最不平凡的人生价值,使得我对人生价值这一命题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好记者们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都在激励着我。
新闻学院2017级科学硕士生 任明珠: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今日10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饱含着对新闻工作的热爱与执着向我们诉说了他们所在岗位的挑战与成就,而他们和“他们”的故事时时叩击着我的初心。坚持正义,不缺席;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破风而不等风。记者,时代的记录者,历史的书写者。扪心自问,自己却离初心渐行渐远,讲座的时候也在思考什么时候才会将初心记起,好像只有在生活不如意的时候才会将它作为心灵安放之处,寻求一丝安慰与希望,而这远不应该是初心所该扮演的角色与该出现的时刻。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不仅是选择,更应该是坚守。选择的是希望,坚守的是正义。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重任,人民幸福赋予新闻工作者使命,而我们新闻学子更应赋予一颗赤子之心。也让我意识到自己一直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却真的有人去做了,而且成功的做到了,最后感动的不仅是自己,而是整个社会,我想这应该也是大多数新闻工作者对自己肩负责任最起码的交代,而社会所看到的所有负面消息,只要我们敢于直面与承担,都会发生可喜的改变。我希望并祝福自己是一个这样的记者。
新闻学院2018级专业硕士生 张曼麟:
听了今天的“好记者讲好故事”,一个个有情感、有力量的好故事生动展现了新闻理想与职业精神,我在感动之余,更是收获良多。最初的感受是台上的记者吐字清晰、语言流畅,用平实的语言去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充分展现了新一代新闻工作者的精神风貌。细听内容会发现,我们身边不是没有可写的素材,而是发现故事的眼睛,好故事是要认真去“倾听”的,没有耐心就不会有机会发现好故事。但同时要有深入一线的勇气和担当,要不怕苦、不怕累,“要把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才能真正写出让自己感动,也让别人感动的,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真正的好记者其实应该是应该像军人一样不讲条件、雷厉风行、艰苦奋斗的,作为一名党员,应该时时刻刻以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新闻采访时更要谨记去踏实地深入一线并克服面临的一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