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日下午,主题为“转型与创新: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共同体构建”的全球高峰论坛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来自全球知名新闻传播院系的近150位院长(主任)与会。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Earnest Perry、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等出席此次论坛并致辞,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张涛甫主持了主论坛。
本次高峰论坛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九十周年主题活动之一,在主论坛的开幕与主题演讲之后,分为七个分论坛,不同院校、不同国籍的专家从各个角度探讨新闻传播学的前沿话题。
论坛伊始,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用中英双语为论坛开幕致辞,欢迎远道而来的嘉宾,并提出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展望,“走向未来发展的黄金时间之际,我们将会继续实现转型和创新,走向新的时代。”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作为主办方代表发言,“新闻媒体的发展波澜壮阔。面对新媒体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挑战,我们新闻传播教育界,应该携手,共同破解新闻传播教育转型与创新重大的时代课题。”
在论坛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举行双硕士学位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合作培养具有国际传播视野与能力的新闻人才。复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与密苏里新闻学院副院长Earnest Perry代表双方在合作协议书上签下了名字,这意味着中美历史最悠久的两所新闻学院再次携手,展开深度的新闻传播教育国际交流。
签约仪式之后,Earnest Perry首先做了主题演讲。他运用图表与可视化图片,展示了密苏里新闻学院面对传播领域媒体融合的趋势所做的“五位一体”实践,并希望与中国的新闻学界进一步加深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随后在演讲中分享了自己的观察,“职业记者的传统工作领域现在正在被蚕食”,并着重介绍了“建设性新闻”这一概念及其与实践之间的联系,“顺应技术潮流,引导民众参与社会治理,是提升媒体的公共品质和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立峯在演讲中首先分享了自己对媒介融合的看法,认为媒介融合不仅是技术的融合,也是消费的融合,媒体、公关与广告之间的界限也受到挑战。同时媒体融合也是一个多样化分裂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新闻传播教育需要从“实践性的知识”向“实践性的思考”转型,以及“在媒体融合和不断变化的世界,我们是否能够更好进行伦理建设来对我们专业的行为进行合理的解释”。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指出了当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数据素养不高的现状,指出没有技术哲学的参与,新闻传播理念与思想将会有很大的缺憾,并建议,“我们新闻传播领域要特别重视数据素养,重视技术哲学在我们这个领域的研究和教育”。
在主论坛的最后,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聚焦新闻人才的供给与需求,认为要适应当前新闻传播多样化的需求,应该从新闻教育的供给侧的角度加强新闻传播教育的结构性变革,摸清需求侧的变化,并以此为目标,转变培养机制和培养内容,从而提高新闻传播人才供给的效率和质量,实现新闻传播教育“精准的供给”。
主论坛之后,分论坛分别聚焦七个新闻传播学科的前沿话题,展开思想激荡。
分论坛一 新闻史论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
如何传承新闻史论的历史,并在时代的洪流中,继续进行创新是新闻学科的重要议题。九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共聚一堂,就该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论坛由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尹韵公主持,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良荣点评。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信凌分析了中央苏区新闻事业的历史贡献,认为苏区共产党人在新闻宣传实践与新闻传播理论方面的探索,业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笔精神遗产。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韩立新就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承思想进行了考察,并阐明马恩的传承观对传播学研究的意义。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程丽红探讨了新闻史研究的困境,并建议建构新闻传播史料学,认为“新闻传播史料学,是新闻传播史学真正融入历史学,即历史化和学科化的重要前提”。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王春泉介绍了目前西北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该院把延安时期的文化作为重点学科发展方向。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郑亚楠教授从整个社会的改革开放谈起,表示“与新时代相适应、相匹配的新闻理论当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一部分。”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晓锋介绍了新闻史领域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姜红指出,在学科转型的新时代,重新思考过往问题仍有意义。比如,对新闻是否“有学”的探讨始于民国时期,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学界转而探讨新闻学是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而在新技术革命话题的影响下,关于新闻传播学学科定位的话语讨论重新开始涌现。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良荣将各位学者的发言概括为三个方面:新闻学范式的创新、方法的创新和思路的创新。他表示,现今传播不再只是社会功能或是工具,而是人们的生存、生活和生产方式,只有理解这一转型,新闻传播学研究中才会有更多创新。
分论坛二 新闻传播实务教学与研究的共同演进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实务教育旨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不仅是对新闻教育作出回答,更是对新闻行业作出回答。8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结合各自学院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论坛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陈建云主持,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点评。
广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田秋生提出对新闻业务研究真正走向学术化的几点思考,认为新闻学的历史、理论与业务研究应是一体的,边界是人为设定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红军认为,在媒介激烈变革的背景之下,新闻传播业务也发生了相应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仅需要拥有采写编评的能力,还应该当拥有信息聚合能力,即所谓的‘数据素养’。”南京大学近年来打破按照媒介形态来划分专业的传统,按照媒介逻辑来划分班级,同时开设计算传播、数据挖掘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于数据的敏感度。
“如今的新闻传播教育范式应当是培养公共传播人才”。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提到,新闻实务教学要进行相应改革,就要从专业设置上打破以媒介为边界的专业区分,更加注重研究方法的教育和公共传播的素养培育,从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和兴趣出发进行课程改革,并且以结果导向作为评价体系重新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
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宋祖华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发现,“传统的新闻实原则受到现实新闻报道操作的冲击,重构新闻报道规范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此外,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冯诚、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李世举、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杨萌芽也结合自己学院新闻业务教育做了介绍和反思。三位院长提到,这三所院校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在业务教师结构和周边媒体环境方面具有一定弱势,但也都分别形成了自己的新闻实践特色。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鞠惠冰分享了本学院实务教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会议最后由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做总结发言。他表示,诸位院长都拥有丰富的实务经验,未来也必定能够带领各自的学院创造新的辉煌。
分论坛三 新闻传播的跨界连接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面对新形势,如何培养跨界、复合型人才是个重大的命题,8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围绕此命题展开讨论。论坛由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前院长刘卫东主持,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前院长张昆点评。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震首先提出了当前面对的问题:新闻传播学科面对5G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一是教师的知识储备够不够,二是文科生为主的学生能不能接受这些教育。李震表示:“实现人文主义与技术主义的兼而有之,需要我们一直探索。”
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院长范玉吉以“掏鸟窝案”和“南北稻香村案”作为案例引入,认为当前的法治新闻报道中,存在“法治理念缺失引发司法质疑、主观化报道掩盖法律事实、法律知识欠缺造成释法障碍、煽情主义驱逐法理分析、专业知识欠缺导致报道失准”等乱象,强调“法治传播需要法治新闻复合型人才”。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专业主持工作副院长李麟学说道:“跨界连接的问题不仅对于新闻传播专业,对于各个专业领域,目前都是焦虑的问题。”对此,他提出了“三条主线”的观点,即“主流、交叉和前沿”。“主流即先把本体搞清楚,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本事不能丢;交叉,考虑的是和强势学科交叉的问题;而前沿则是探索技术的前沿在哪里。”
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徐清泉、延安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梁向阳、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白寅、上海商学院文法学院常务副院长卢宁、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黄葵也结合办学经验和自身研究,分别从“新闻传播生态重构及复合型人才培养问题的解决”、“延安红色文学的价值应用”、“基于融媒体发展的新闻科专业内涵和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路径探索案例”“传媒生态重塑”等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论坛最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前院长张昆进行了回顾总结,他呼吁各院系改变培养人才定位雷同的现状,进一步明晰特色。
分论坛四 传播学研究的历史经验、地方知识与未来发展
分论坛四以“传播学研究的历史经验、地方知识与未来发展”为主题,邀请来自海峡两岸和英国的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主任)从各个维度出发进行讨论与展望。论坛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支庭荣主持,澳门大学传播系主任赵心树评议。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媒体与传播学系副主任孟冰纯从其在英国的教学经验出发,强调了培养中国学生对理论学术脉络、对话方、切入点的把握与分析能力之重要性,并且倡导中国学生需要进一步跳脱原生文化框架来进行宏观的思辨与畅想。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院长郭力昕则表示在新媒体冲击下,学界应该保持自己的方向感,跟紧时代脉动的同时切勿随波逐流。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提出新闻传播的七种研究逻辑、三种研究范式与历史阶段,强调需坚持科学性的领导,有效协同学科与学人主体性的共进。山东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明洋勾勒万物皆媒时代媒介研究的新图景,并提倡跨学科对话,与医学院、工学院等不同院系合作,尝试发现传播认知领域的新成果。浙江大学公共外交与战略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吴飞主要探讨网络社会中知识生产的问题,阐述在新技术的环境下,全球脑的形成推进了新型知识生产模式的问世,技术主导的知识生产或登上历史舞台。上海政法学院纪录片学院院长戴元光强调,当下政治生态、传媒生态、受众分裂的变化多端,我们急需去思考如何面对与转型。
最后,作为评议人的澳门大学传播学系主任赵心树表示,现在的中国如同一位十五、六岁青少年,正在碰撞中茁壮,并呼吁在此动荡的国际格局下,新闻传播学科应在意识到巨变的同时,具备面对挑战的意识、思辨创新的能力、突破重围的干劲。
分论坛五 新技术与新传播:智能时代的学术想象与教育变革
在智能时代,新闻传播的学术和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在“新技术与新传播”分论坛,院长们从内容分发、技术哲学、数字鸿沟等领域对新闻传播的智能时代进行了探讨。论坛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周葆华主持,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荣休教授陈韬文点评。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黄煜认为,算法改变社会,针对智能时代对新闻传播新的人才要求,香港浸会大学设立了很多有关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课程来增进同学们在数字时代的适应能力。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主任刘幼琍同样探讨了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当代新闻教学中的作用,指出在智能时代,不仅有技术,还有内容、隐私、法律等社会问题,必须结合新技术运用理论探索新的研究。美国芝加哥洛约拉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程红介绍了他在美国结合新媒体发展变化的教学与管理实践,包括引进新媒体师资、组建跨学科团队以及将新媒体研究与教学相融合等经验。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苏宏元则从人类科学的历史维度出发,探讨了新时期新闻传播跨学科交叉的问题。台湾辅仁大学传播学院院长洪雅慧结合大数据文本挖掘技术分析了台湾民意的具体案例。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探讨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人工智能时代,传统媒体在两个维度上被遮蔽了,其一,平台把广告收入割走了,其二,新媒体的背后有大量的‘码农’基础,人工智能还是依赖人的劳动的新的技术存在方式,”吕新雨提出从劳动等角度具体研究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人与机器关系,其本质是新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对算法科技予以肯定的前提下,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杨洸也提出了在这个时代对算法的反思:“算法作为把关人,改变了人们的新闻消费习惯,同时在算法新闻的使用中,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用户之间也会存在新的数字鸿沟。”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荣休教授陈韬文最后对论坛做了点评。“过去的新媒体已经不够新了,现在流行AI、算法,不知道过几年又有什么新的媒体要来”,陈韬文说,“我们可能对AI的作用过分估计了,目前机器人不能取代人,也不能取代新闻工作,只是改变新闻工作的步骤和重点。”他强调要结合新技术问出新的重要的研究问题。
分论坛六 全球传播、跨文化对话与人才培养
国内外的众多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学者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就全球传播、跨文化对话与人才培养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论坛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点评。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举玺分析了跨文化传播与驻外记者培养的关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侯迎忠表示,希望能依托学校外语等优势来打造中国话语体系、国际传播学科支撑平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认为,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科应重视国际化的发展来适应全球多元文化交往的深入和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的诉求。法国巴黎政治大学管理与创新学院副院长Olivier Guillet认为,所有的大学都应当注重奠定学科教育上的领导力。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副院长田中孝彦表示,专业新闻素养与新闻调查能力是我们进行新闻传播培养的基础。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新闻业促进中心主任Andrew Dodd认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方式也应当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转型变革,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传媒系主任Alana Mann认为,全球传播教育要加快变革,力求对解决全球性的问题带来积极的影响。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媒介与战略传播学院主任Craig Freeman则从“通过体育与娱乐培养全球传媒人”的角度进行了分享,他表示媒介与战略传播学院极具特色的一点便是创立了美国首个体育媒体学位,并针对美国相关的体育媒体开展了极具特色的课程项目(校内还有着一支规模超500人的俱乐部对电竞这项新运动项目展开研究),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家层面体育新闻写作比赛,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Craig Freeman认为应当树立数字优先的战略和思路,对学生的培养也应当顺应数字媒介时代的变化。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将各位学者的发言总结为对国际化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要与时俱进,积极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呼应世界格局的最新需求和与变化。
分论坛七:全球传播与跨文化对话的“一带一路”专场
在全球传播与跨文化对话的“一带一路”专场上,印度班加罗尔大学新闻传播学学科主任Ravi Bheemaiah Krishan和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媒介传播系系主任Md Azalanshah Md Syed等来自于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结合各自国家或地区的特色对全球传播和跨文化对话这个话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论坛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郑雯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可点评。
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西方文化过于强势和本土化的文化弱势的挑战。在全球传播上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积极探索平衡西方文化和自己本土文化的模式,强调既要开放包容地学习西方文化的优秀部分,又必须保留自身文化的独特性。
印度班加罗尔大学Ravi Bheemaiah Krishan教授分析道,尽管印度近年来新闻传播行业增长迅猛,前景广阔,但和中国的传媒行业有本国的特色理论不同,印度的许多行业包括新闻传播行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追随西方的步伐,缺少了本土的研究和模式,这让印度难以用本土的方法解决本土面临的问题,比如说男女平等和儿童发展等。印度应在本土化西方理论的研究上更加努力。
泰国清迈大学Terapatt Vannaruemol教授借用网飞这家视频公司的例子分享他对全球化传播的理解。他讲到了两种媒体行业全球化的范式,一种是全球+本土的模式,比如网飞把发达国家的创意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因素结合,和韩国的本土公司合作制作了电视剧《王国》,获得了全世界的大量关注,这种方式让本土化的文化走向世界,让更多人能看到某一国家自己的特色文化。另一种模式是本土的公司强强联手,创作出优秀的文化产品吸引全球的注意力,这也能让本土化的内容逐步走向国际化。在他看来,借用西方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宣传本国的文化和自己走出一条国际化道路都是平衡西方文化和本国文化的途径。
肯尼亚内罗毕大学Ndeti Ndati教授认为跨文化的交流首先需要尊重对方的文化,肯定对方的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在文化平等的基础上对话。在媒体融合的互联网新时代,内罗毕大学可以借鉴参考多国的文化,而不仅仅是模仿西方。在肯尼亚的大学中传播学教材大都来自于美国,这足以说明我们的新闻传播人才还不够关注本地的实际情况,鲜有本地化的理论研究。而若要突破西方文化的垄断他认为应该大力培养人才,促进人才的跨国交流,让人才有对本地文化的足够关切。
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Md Azalanshah Md Syed教授从新闻教育的目标出发,指出在人人都可以生产新闻的时代,专业的新闻人应该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意写作技能,这样才能有不同于常人的视角和思维能力。
南非金山大学的Franz Kruger教授提出在未来的数字时代,如何适应、创新,以及进行有效沟通的问题。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孙信茹和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陶格图教授分别从民族志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研究意义和蒙古音乐对中蒙跨文化交流的意义两个具体案例的角度诠释了跨文化交流的多种可能性。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郭可教授做了最后的总结,他认为“一带一路”的国家必须要面对如何平衡本国的和西方的文化的问题,既要以开放的心态向西方文明学习,同时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的独特性。
陈禹潜、邓沐、付怡雪、马雪迎、王宇航、张飞宇、陈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