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院举行2021届毕业生座谈会
6月21日中午,新闻学院2021届毕业生代表座谈会在学院办公楼二楼会议室举行。新闻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张涛甫,副院长陈建云,党委副书记杨鹏、陆优优,院长助理洪兵、王迪,学生工作办公室王懿、蔡静等老师与毕业生代表进行了真诚而深入的交流。毕业生代表从个人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出发,围绕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为新院的建设与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老师们认真记录、积极回应,师生交流热烈。
在课程设置方面,本科毕业生代表首先提出希望能将“2+2”制度改为“2+x”,以让同学们更早学习新传知识,打好本专业的基础后再去拓宽边界;其次,建议加强对本科生的学术能力培养,可将研究方法课程从选修改为必修。研究生、博士生代表亦认同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同时也希望学院能加强对博士生英语学术写作能力的训练,对参加英语国际会议提供指导。
学习体验方面,学费及住宿成本对专硕学生而言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此外,也有代表提出教学楼的硬件设施如座椅等亟待改善。
教务、科研、学工口的老师分别就分管工作和职能工作,有针对性地一一回应。老师们肯定了每一条意见和建议的价值,以不回避、不开脱的态度,开诚布公的回应,表达了对学生意见的重视,说明了学院已经或即将采取的改进措施。
陈建云副院长肯定了“2+2”制度的价值,其宗旨在于培养“复合型人才”,面对其存在的问题,学院也即将调整为“2+x”。他特别指出,校内学术资源其实非常丰富,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写课程论文、听讲座等多种途径和机会,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杨鹏、陆优优、洪兵、王懿各位老师也分别对代表们提出的具体问题作了详细的回应,并衷心感谢同学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师生间相互了解对方的现实处境和内心关切,达成了共识。
最后,张涛甫书记对本次座谈会做了总结。他指出,学生始终是复旦新闻学院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源,培养好、服务好学生是学院的要务,因此学生提出的意见十分重要。同时,他祝愿各位毕业生保持谦卑,不断进步,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文字|孙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