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情教育讲座第一讲丨米博华:搅动全球风云的激烈较量——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大国角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11-01浏览次数:0

  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复旦大学主办,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承办的“新时代的中国”2021年度国情教育系列讲座于10月19日正式启动。在首场讲座中,米博华院长以“搅动全球风云的激烈较量——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大国角力”为题,为复旦等6所新闻传播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专题讲座。

WDCM上传图片

  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等高校合作共建新闻学院已走过20年历程,共建高校由最初的复旦大学一家,扩展到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部校共建成果获得中宣部、教育部的肯定。党的十九大以来,上海重视运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这一重要平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国情教育系列讲座,优化高校思政课程,引导当代大学生坚定信念、对党忠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着力培育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家国情怀、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国际视野的新闻传播事业后备人才。据统计,复旦等6所新闻传播学院,以及上海主流媒体青年采编人员参与国情教育系列讲座活动的人数已逾7000人次。

  2021年度国情教育系列讲座课程设置聚焦于党史学习教育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紧扣国内外形势变化特征,邀请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资深专家学者授课,引导未来的新闻工作者了解党史国情、拓展视野格局、坚定理想信念。

  10月19日14:00,2021年度首场国情教育讲座开讲,本场讲座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主讲,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张涛甫主持。米博华院长以“搅动全球风云的激烈较量——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大国角力”为题,分析了中国、美国和俄国三个大国从冷战时期到当前的总体战略格局,从国家安全战略和中国崛起的几个维度讨论意识形态、和平演变、不战而胜的重要环节。

WDCM上传图片WDCM上传图片

  在讲座最后,米院长强调,在新的伟大斗争中,我们一定要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清醒,深刻领会意识形态工作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意义,为今后从事新闻工作打下扎实发展基础。

WDCM上传图片WDCM上传图片

  除复旦师生在新闻学院蔡冠深报告厅线下听讲外,交大、同济、华东师大、上大、上外5所新闻传播学院师生也在云上一同参与了本次讲座。讲座期间观众气氛活跃,同学们就零和博弈、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我国意识形态斗争的优势等问题进行了提问,米院长一一做出了解答。最后,讲座主持人张涛甫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勉励同学们投身于中国软实力和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建设。

WDCM上传图片WDCM上传图片WDCM上传图片WDCM上传图片WDCM上传图片WDCM上传图片

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大学6所高校的学生同时在各个分会场参加了本次讲座。

  听他们说

  新闻学院2021级专业硕士 吴依洵

  米院长的讲座为我们梳理了中美俄三国意识形态角力的历史演变,使我对当今世界文化和利益交织的意识形态冲突现状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长期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把自己的价值观鼓吹为 “普世价值”,试图把自身价值观作为其牟取全球霸权的意识形态工具。在国际舆论场上,西方媒体经常打着“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等幌子弱化我国的主流媒体话语权、动摇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我们更应当增强思想定力,积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闻学院2021级专业硕士 陈戈

  米院长论述了和平演变、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向我们揭示了美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斗争。听完这次讲座,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应该用新时代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肩负起对外传播的责任,在国际舆论场上为祖国积极发声。

  新闻学院2021级专业硕士 王江帆

  今天的国情讲座课,米老师从国家安全和中国崛起的维度为大家分析了当今时代的大国角逐。其中谈到:用和平演变战略遏制中国发展是美国对华政策的惯用政策。这不由得让我想到,当今时代,在以互联网媒体平台为主的民间舆论场上往往充斥着许多“杂音”,我们参与一些社会讨论时,应该学会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关注核心问题,而不是偏听偏信,被“带了节奏”。

  新闻学院2021级本科生 王小淳

  今天我作为21级本科新生,有幸在蔡冠深报告厅听取了米博华院长的国情讲座。“意识形态领域的大国角力”,是了解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国际局势的独特视角。米院长透彻地向我们解读了中西文化和利益交织的意识形态冲突和美国对外政策的深层心理结构,让我从更深的层次了解了中美关系变化的内在背景。作为中国学子,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国际局势,理性思考、坚定“四个自信”,迎接挑战,应对新的伟大斗争。这次讲座让我收获颇丰,作为复旦新闻学子,我将坚守“讲好中国故事”的新闻理想,成为一名能担大任的时代青年。

  新闻学院2021级本科生 李心怡

  新时代的青年需要新的国际视野,尤其对于新闻学院的学生,更需要清晰地了解当前世界的格局,以及风谲云诡背后的逻辑。“搅动全球风云的激烈较量”背后,是文化和利益交织的意识形态冲突。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始终跟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才能更加自信应对“新的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闻学院2021级本科生 马昊宁

  在和平发展的时代,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在腾飞的路上,怎样合理规划前进的路线?今天下午米博华院长的国情教育讲座解答了我的许多疑惑。从中、美、俄三国的冲突与较量,再到国际交往中的来源与去向……从这次讲座中,我发现对过往的追溯是为了让我们不再犯曾经犯过的错,对时局的分析是为了让我们更加自信与清醒地立足于如今风云变幻的时代中,而我们对未来的展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则是在前进的道路上时时给予我们动力的、终将成真的梦想。

  文字丨金梦圆

  图片丨冯茗铭

  编辑丨雷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