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战略传播专业硕士项目简介一、项目简介在当下经济、科技等诸因素推动发展的时代,战略传播作为新兴的学术领域应时而生。为打造中国战略传播教学和科研的前沿阵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2年设立“战略传播”专硕项目,2023年招收首届学员。本项目旨在培养德才兼备,了解中国国情,具有国际化视野,掌握战略传播相关理论、技能与方法,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传播人才。作为国内首批“战略传播”专业硕士项目,本项目欢迎对高层次(战略层面)组织沟通管理抱有热情和学术探索兴趣的学生加入。二、培养特色本项目立足于复旦大学的综合性资源平台,依托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教学设备一流的新闻学院,联合其他院校及合作单位,共同培养具备战略思维与管理能力的人才。学生学习战略传播相关理论知识;熟悉战略传播业务和实践案例;拥有战略分析能力,掌握政治传播、企业传播、组织传播技巧,能够创造性地开展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战略传播工作。本项目的特点包括:1.跨学科交叉融合。本项目依托复旦大学优势学科,形成了新闻传播学、管理学、社会学与政治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旨在让学生熟练掌握战略传播与管理、组织行为、公共关系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财经新闻专业硕士项目简介一、项目简介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财经新闻专业硕士项目是国内首批财经新闻项目,强调新闻传播+财经分析两大核心能力的训练,课程设置中新闻传播和财经金融并重,力求实现新闻传播与经济金融两门学科的交叉融合,旨在培养适应新经济时代要求、具有新闻+财经双重思维的创新性复合型高端人才,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传播+财经的复合型背景,使得本项目毕业生不仅在招聘时受到用人单位广泛青睐,更因此具有极为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二、培养特色本项目立足于复旦大学这所文理兼容的综合性大学,依托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教学设备一流的新闻学院,紧密响应国家和社会对财经新闻人才的能力要求,充分利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资源和条件,联合国内外头部媒体机构、知名金融机构和社会组织,连通课堂与业界,采取学界和业界双导师制,共同培养新闻传播+财经分析之复合型高端人才。1.跨学科交叉融合。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在坚持新闻传播特色优势的同时,发挥复旦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实现新闻传播和经济金融跨学科交叉融合。本项目授课教师来自复旦大学多学科领域,包括新闻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法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综合专业硕士项目简介一、项目简介在新传播技术的赋权下,媒介化社会发展日益加速,具备综合性新闻与传播专业沟通能力成为各行各业人才的必备素质。新闻与传播综合(简称“新闻综合”)方向专业硕士项目自2011年创办以来已走过14年,培养了400余位毕业生。他们活跃在新闻传播业的各条战线,包括中央媒体、头部互联网平台、各级行政机关与跨国企业等,以优异的表现获得了各单位的广泛赞许,成为所在行业的精英。二、培养特色“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本项目是国内首批新闻传播综合类专硕培养项目,专注于数字新闻传播业背景下的学生综合专业能力养成。项目立足于复旦大学的综合性资源平台,依托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教学设备一流的新闻学院,联合主流媒体集团、知名互联网企业和政府机构,采用学界和业界双导师制,共同培养具备新闻传播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1.跨专业交叉融合。在新文科建设指导方针下,承接专业融合和行业融合的社会发展现实要求,在坚持既有新闻传播特色优势的同时,形成多学科交融的创新性课程体系设计,突出实践与应用取向,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能力培养的核心方向,以服务于多元融合的新闻传播业需求的综合专业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5年推免生招生预选拔工作通知一、2025年推免生招生预选拔活动简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下设理论新闻学、中外新闻史、应用新闻学、政治传播、计算与智能传播等三十多个博士招生方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媒介管理学、国际新闻传播、广告学、广播电视学、新闻学(国际双学位)七个学术硕士招生方向(三年制);新闻与传播下设新闻与传播、财经新闻、战略传播、新媒体传播、全球媒介与传播(国际双学位)五个专业硕士项目(两年制)。  各招生方向计划招生人数,详见《复旦大学202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实际招收人数,将视正式招生计划下达数和生源情况等进行适当调整。  (新闻传播学专业国际新闻传播方向已经通过夏令营完成招生预选拔。)二、报名时间2024年9月5日10:00-9月15日16:00三、报名条件1.全国各高等学校2025年应届本科毕业生。2.学习成绩优秀,相关要求如下:  (1)除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学生外,申请者的英语能力不低于以下水平:国家大学英语四级成绩500分,或国家大学英语六级成绩425分,或托福成绩90分,或雅思成绩(学术类)6.0分;  申请新闻传播
  • 根据我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选拔办法,经专家组初审,择优确定以下“对口支援西部高校专项计划”(简称对口支援)专项考生进入复试考核。复试时间及具体要求请及时关注后续系统短信、邮件通知。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2024年5月
  • 根据我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选拔办法,经各学科专家组初审,择优确定以下申请者进入复试考核。复试时间及具体要求请考生及时关注后续系统短信、邮件通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2024年5月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4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通知一、2024年夏令营活动简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下设理论新闻学、中外新闻史、应用新闻学、政治传播、计算与智能传播等三十余个博士招生方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媒介管理学、国际新闻传播、广告学、广播电视学、新闻学(国际双学位)七个学术硕士招生方向(三年制);新闻与传播下设新闻与传播、财经新闻、战略传播、新媒体传播、全球媒介与传播(国际双学位)五个专业硕士项目(两年制)。本院将通过举办夏令营活动,针对新闻传播学学术硕士国际新闻传播方向选拔优秀学生。除夏令营活动外,本院还将通过其他方式开展推免生预选拔、选拔活动。请有意者及时关注本院网站信息。二、报名时间2024年5月10日10:00-5月31日17:00三、报名条件1.全国各高等学校2025年应届本科毕业生。2.学习成绩优秀。除英语专业学生外,英语能力须不低于以下水平:国家大学英语六级成绩550分,或托福成绩95分(报名日期前两年内有效),或雅思(学术类)成绩6.5分(报名日期前两年内有效)。英语专业申请人,须达到专业英语四级良好以上水平。若申请人所学外语为其他语种,须通过教育部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国际新闻传播学术硕士项目简介一、项目背景2009年9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开办“国际新闻传播”专业硕士项目(MA Program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采取业界学界双导师制,原学制为两年,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六家中央媒体为主要实习基地。2009年和2010年两届共招收48名学生,多数毕业生就职于中央及地方大型媒体集团,其专业素养和外语能力获得业界广泛好评。  在推进开放创新,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新时代背景下,在中央和和上海市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9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恢复“国际新闻传播”专业硕士项目。自2022年起,国际新闻传播被纳入新闻传播学学术硕士类别,学制为三年。二、培养特点  本项目响应中央培养高端国际传播人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可信、可爱和可敬的中国”这一号召,受益于复旦大学这所文理兼容的综合性大学,依托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教学设备一流的新闻学院,充分利用中央和上海的国际传播资源和条件,
  • 新闻学院2024年面向港澳台研究生招生实施细则.docx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进入复试考生名单.pdf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实施细则为做好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根据教育部和学校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一、确定复试名单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依据学校公布的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招生计划和考生初试成绩,择优确定复试名单。复试名单在学院网站上公布。本院采取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不低于120%,总成绩相同的末位考生都进入复试。二、成立复试专家组学院按专业(050300新闻传播学、055200新闻与传播)成立4个复试专家组,选派责任心强、公道正派、教学经验丰富、学术及外语水平较高的教师参加复试。每个复试专家组不少于5人。三、审查报考资格按照《复旦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考生报考资格审查要求》,考生须提交以下材料原件参加复试:①有效居民身份证、本人准考证。②《考生诚信复试承诺书》。③应届生的学生证。④往届生的学历证书原件和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历认证报告),学位证书原件(报考专业对学位有要求的考生)。⑤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以应届生身份报考的考生须于录取当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 “申请-考核”制选拔办法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按照“申请-考核”制进行选拔。选拔办法如下:  一、组织管理  新闻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院博士生招生工作的组织实施,对重大事项进行集体决策;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负责具体执行。选派专业教师组成考核专家组,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查。研究生招生纪检小组进行全过程监督。  二、考生申请1.报名时间及方式考生应于2023年11月16日至11月30日,在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网址:http://www.gsao.fudan.edu.cn)“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报名。2.申请条件  (1)考生报考条件参照《复旦大学202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章程》,以新出的2024年章程为准。  (2)考生的外语水平原则上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不低于570分,或六级不低于440分;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4合格;雅思学术类不低于6分(报名日期前两年内有效);托福不低于75分(报名日期前两年内有效);高等教育阶段所学专业为英语,并获得相应的学位证书;高等教育阶段参加境外英语授课学位
  • 报名号姓名备注20242241941黎骧依专项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