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进入复试考生名单.pdf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实施细则为做好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根据教育部和学校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一、确定复试名单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依据学校公布的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招生计划和考生初试成绩,择优确定复试名单。复试名单在学院网站上公布。本院采取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不低于120%,总成绩相同的末位考生都进入复试。二、成立复试专家组学院按专业(050300新闻传播学、055200新闻与传播)成立4个复试专家组,选派责任心强、公道正派、教学经验丰富、学术及外语水平较高的教师参加复试。每个复试专家组不少于5人。三、审查报考资格按照《复旦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考生报考资格审查要求》,考生须提交以下材料原件参加复试:①有效居民身份证、本人准考证。②《考生诚信复试承诺书》。③应届生的学生证。④往届生的学历证书原件和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历认证报告),学位证书原件(报考专业对学位有要求的考生)。⑤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以应届生身份报考的考生须于录取当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 “申请-考核”制选拔办法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按照“申请-考核”制进行选拔。选拔办法如下:  一、组织管理  新闻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院博士生招生工作的组织实施,对重大事项进行集体决策;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负责具体执行。选派专业教师组成考核专家组,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查。研究生招生纪检小组进行全过程监督。  二、考生申请1.报名时间及方式考生应于2023年11月16日至11月30日,在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网址:http://www.gsao.fudan.edu.cn)“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报名。2.申请条件  (1)考生报考条件参照《复旦大学202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章程》,以新出的2024年章程为准。  (2)考生的外语水平原则上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不低于570分,或六级不低于440分;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4合格;雅思学术类不低于6分(报名日期前两年内有效);托福不低于75分(报名日期前两年内有效);高等教育阶段所学专业为英语,并获得相应的学位证书;高等教育阶段参加境外英语授课学位
  • 报名号姓名备注20242241941黎骧依专项计划
  • 报名号姓名报名号姓名20300130047周哲钧20242244831何若溪20242235557黄敏琳20242249822孔祥萌20242238779金晶20242239934饶若晗20242234068张宁洁20242240163余思娴20242241251任凯迪20242243205叶宝妹20242242450陶婧晗20242252560徐天琪20242244407葛树鹏20242235169季禹璇
  • 姓名报名号姓名报名号林汐20242234152王一帆20242253588孙欣然20242236622刘蕾岑20242236313柴瑞轩20242237791孙宁浩20242236357邱子涵20242238059邹欣悦20242236456赵睿佳20242240176徐含烨20242238821陆雨轩20242242306张慧滢20242239032陈诗雨20242246417张安波20242239390陈思甜20242247532王赫20242239608冯雨彤20242252114宁书珈20242240299周雯婷20242252679李乐颖20242244188王越20242233846何佩芸20242244300吕奕霖20242236800周灵淏20242244861朱芷扬20242238188金天意20242246404冯子纯20242242100陈琳20242247260李一钒20242242398李悦佳20242247807张倚梅20242243604倪可20242247810张研吟20242244499亓天妮20242250840陈永建20242246134巫璨202
  • 一、项目简介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全球媒介与传播国际双学位项目)”(以下简称“全球媒介与传播国际双学位项目”)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媒介与传播系的“全球媒介与传播”(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双硕士学位项目、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和巴黎政治大学(Sciences Po)管理与影响力学院的“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Communication,Media and Creative Industries)双硕士学位项目两个项目构成(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巴黎政治大学以下简称“两校”)。这两个项目实行全英文教学,学制两年:第一年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或巴黎政治大学学习,第二年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习。毕业后可同时获得合作双方的硕士学位。除了专门的项目课程设计,上述两校还为学生提供所在国语言(法语、英语)的学习课程。二、学习培养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巴黎政治大学是世界著名的培养年轻领袖和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的高等学府。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教育机构,素有“记者的摇篮”的美誉,长期以来一直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其重要目标。三校分处历
  • 一、项目简介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传播”专业硕士项目(MA Program of New Media Communication)是在新媒体传播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自2013年起开设的全新专业硕士学位项目。  该项目目前实行推免制本硕衔接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适合新技术传播发展变化,具有宽阔的文理多学科交叉视野,深刻把握新媒体传播实践变动,适合新媒体传播业界或从事新媒体传播研究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二、培养特色  本项目的特点在于:紧密跟踪和围绕新媒体传播的形态变化和专业特点,打破旧的学科界限和产学分割,致力于采用“跨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思路,培养兼具技术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思维的复合型新媒体人才。  1.跨学科交叉融合。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坚持新闻传播特色优势的同时,整合发挥复旦大学多学科的复合优势,实现文理跨学科交叉融合。这种融合的实现机制包括:一是招生打破学科界限,招收来自文理各专业的推免生,希望从基础上形成各专业背景的学生相互交流、激荡思想、促进创新的氛围;二是部分专业课程由新闻学院和相关学院(如计算机学院、信息学院、大数据学院、管
  • 一、项目简介  在经济、科技和环境等因素所推动的快速变化的时代,战略传播作为一个新兴学术领域应运而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于2022年开设全新的“战略传播”专业硕士项目。  战略传播不仅是一门前沿的跨学科学术领域,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此项目旨在培养德才兼备,了解中国国情,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前沿传播理念,熟练掌握战略传播等领域的相关理论、技能与方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传播人才。欢迎对高层次(战略层面)组织沟通管理实践及学术研究有强烈热情的学生报名。二、培养特色  依托于具有浓厚学术氛围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以及其他院校和合作单位的优质资源,该项目致力于为各类商业组织以及其他类型组织培养具有战略思维高度和解决组织问题能力的人才。本项目培养学生掌握战略传播相关理论知识;具有战略传播思维与管理能力,能够创造性地开展战略传播工作;熟悉战略传播业务和实践案例,胜任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战略传播岗位;拥有战略分析能力,掌握政治传播、企业传播、组织传播技巧。  1.跨学科交叉融合。该项目专业课程发挥复旦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实现新闻传播和管理学等其他学科交叉融合。通过跨学科的培养机制,致力于培
  • 一、项目简介  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财经新闻专业硕士项目是国内首批财经新闻项目,强调财经新闻+金融分析两大核心能力的训练,课程设置中新闻传播和财经金融并重,力求实现新闻传播与经济金融两门学科的交叉融合,旨在培养适应新经济时代要求、具有新闻+财经双重思维的创新性复合型高端人才,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  自2011年创办以来,财经新闻专业硕士项目已走过13年。近来每年超过三分之一毕业生去往中外知名金融机构工作,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金融行业领域的中坚力量;约三分之一毕业生选择去往中外著名咨询公司、互联网公司以及各大行业机构就职;近三分之一毕业生选择从事财经新闻报道工作,活跃在我国中央级媒体以及中外知名财经媒体。金融+传播的复合型背景,使得本项目毕业生既在招聘时受到用人单位广泛青睐,更因此具有极为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二、培养特色  本项目立足于复旦大学这所文理兼容的综合性大学,依托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教学设备一流的新闻学院,紧密响应国家和社会对财经新闻人才的能力要求,充分利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资源和条件,联合国内外头部媒体机构、知名金融机构和社会组织,连通课堂与业界,采用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