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实施细则为做好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根据教育部和学校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一、确定复试名单我院新闻与传播专业(专业代码055200)拟招收人数43人,其余专业招生人数不变,实际招收人数将根据生源情况适当调整。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依据学校公布的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招生计划和考生初试成绩,择优确定复试名单。复试名单在学院网站上公布。本院采取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总成绩相同的末位考生都进入复试。二、成立复试专家组学院按专业(050300新闻传播学、055200新闻与传播)成立4个复试专家组,选派责任心强、公道正派、教学经验丰富、学术及外语水平较高的教师参加复试。每个复试专家组不少于5人。三、审查报考资格按照《复旦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考生报考资格审查要求》,考生须提交以下材料原件参加复试:①有效居民身份证、本人准考证。②《考生诚信考核承诺书》(可从复旦大学研招网-“招生动态”栏目-《复旦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阶段考生须知》附件自行下载)。③应届生的学生证。④往届
  • 2024年12月,复旦大学校学术规范委员会收到举报,反映王灿涉嫌学术违规问题。学校坚决维护学术规范,对学术违规绝不姑息。校学术规范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按规定和程序进行了严肃调查,认为举报情况属实,被举报的4篇论文均出现了《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实施条例》规定的“学术不端行为”,情节严重,构成学术不端。我站已于2025年1月按规定,对被举报人作出退站处理。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2025年2月25日
  • 按照我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选拔办法,经学科专家组初审,根据各导师招生计划和报考该导师的考生初审成绩,择优确定以下申请者进入复试考核。复试时间及具体要求请各位考生及时关注后续系统短信、邮件通知。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增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学位项目学费收费标准发布日期:2024-11-22(本学费标准从2025级博士研究生起执行)经复旦大学校长办公会议通过,现将新闻学院新增自费来华留学生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学位项目2025级起学费收费标准公布如下:序号院系收费范围学费标准1新闻学院—(全日制)数字技术与传播学术型博士博士研究生(自费来华留学生)60万元/全部(最终以上海市教委备案为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4年11月22日
  • 高级职务岗位招聘信息表(2024年)岗位名称教授岗位数量1设岗学科新闻传播学招聘期限11月 6日 至 11月 10日岗位要求1、在所从事学科领域内应取得国内先进水平的成果,在同行中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学术影响,是本学科的优秀学术骨干;2、 任现职以来平均每年授课不少于8个学分,其中近2年每年承担本科生教学至少2门课程、72个学时。联合讲授课程以实际工作量计算;教学效果良好;3、有承担重要科研项目、组织和参与科研团队的经历;4、青年教师在晋升高级职务前,必须担任不少于两年的辅导员、班级导师等学生工作。岗位职责1、认真承担教书育人的任务,积极投入人才培养工作;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并完成学校学院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服从学院的教学和相关工作安排;2、有符合岗位要求的科研成果;3、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的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材料要求《复旦大学教师高级职务申报表》(纸质表格1份,以及表格电子版);能代表自己学术水平的成果(正高级一般应提交5项、副高级3项);申请者对所提交的代表性成果的总结性描述(不超过500字);《青年教师学生工作情况审核表》。其他具体详见《复旦大学教师高级职务聘任实施办法(2021修订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按照“申请-考核”制进行选拔。选拔办法如下:  一、组织管理  新闻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院博士生招生工作的组织实施,对重大事项进行集体决策;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负责具体执行。选派专业教师组成考核专家组,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查。研究生招生纪检小组进行全过程监督。  二、考生申请1.报名时间及方式考生应于2024年11月15日至11月30日,在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网址:https://gsao.fudan.edu.cn)“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报名。2.申请条件  (1)考生报考条件先行参照《复旦大学2024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章程》,待我校发布2025年博士生招生章程,如有调整以最新要求为准。  (2)考生的外语水平原则上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不低于570分,或六级不低于440分;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4合格;雅思学术类不低于6分(报名日期前两年内有效);托福不低于75分(报名日期前两年内有效);高等教育阶段所学专业为英语,并获得相应的学位证书;高等教育阶段参加境外英语授课学位项目,以英语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证书获得教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全球媒介与传播国际双学位专业硕士项目简介一、项目简介全球媒介与传播国际双学位项目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媒介与传播系的“全球媒介与传播”(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双硕士学位项目、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巴黎政治大学(Sciences Po)管理与影响力学院的“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Communication,Media and Creative Industries)双硕士学位项目构成。这两个项目实行全英文教学,学制两年:第一年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或巴黎政治大学学习,第二年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习,毕业后可同时获得合作双方高校的硕士学位。除了专门的项目课程设计,上述两校还为学生提供所在国语言(法语、英语)的学习课程。二、学习培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巴黎政治大学是世界著名的培养年轻领袖和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的高等学府。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教育机构,素有“记者的摇篮”的美誉,一直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其重要目标。三校分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展富有活力的世界性大都市伦敦、巴黎和上海,为学生的学业修习和职业发展提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传播专业硕士项目简介一、项目简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传播”专业硕士项目(MA Program of New Media Communication)是在新媒体传播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自2013年起开设的专业硕士学位项目。自2014年首批学生入学以来,新媒体专硕项目至今已走过十年。该项目目前实行推免制本硕衔接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适合新技术传播发展变化,具有宽阔的文理多学科交叉视野,深刻把握新媒体传播实践变动,适合新媒体传播业界或从事新媒体传播研究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二、培养特色本项目紧密围绕新媒体传播的形态变化和行业特征,突破传统学科边界和产学隔阂,致力于实施“跨学科融合与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模式,培育具备技术能力以及人文和社会科学视角的综合型新媒体人才。本项目特色有:1.跨学科交叉融合。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坚持新闻传播特色优势的同时,发挥复旦大学多学科的复合优势,实现文理跨学科交叉融合。这种融合的实现机制包括:一是招生打破学科界限,招收来自文理各专业的推免生,打造不同专业背景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激荡思想、合作创新的氛围;二是部分专业